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人工智能行业研究报告:红杉资本-人工智能行业:投资人力资本,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180929

行业名称: 人工智能行业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8-09-29 15:35:00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俞建拖,李奇文
研报出处: 红杉资本 研报页数: 92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6,715 KB 分享者: wan****ang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摘要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由人创造的具有自然生物智能特征的系统,具有一定的感知、认知、记忆、分析、判断和行为的能力。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人工智能和生物智能的形成机制不同,前者是根据人的需求被设计和创造出来的,后者则是自然界漫长进化过程中逐步通过遗传和学习形成的。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人工智能有别于人类智能,后者特指人类这一生物体所具有的智能,限定在人体内。但人工智能可以学习和获得人和其他生物的智能,其感知、认知、记忆、分析、判断和行为的方式可以显著区别于和超越人类智能。当前的人工智能在特定领域虽然具备了强大的功能,仍属于弱人工智能的范畴,离超级人工智能还有很大的距离。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和理解要摆脱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戏剧化设定,理性客观看待人工智能的长处和短板。
        得益于算法的突破、计算能力的大幅度提高以及数据可获得性的极大改善,第三波人工智能热潮正席卷全球。和前两次不同,在这一波人工智能热潮中,人工智能的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地渗入和应用于诸多领域,包括社交媒体、搜索引擎、工业自动化、电子商务平台、交通出行和物流、安防、医疗和教育等,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迅速,在一些领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发展基础,进入国际领先者的行列。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研究论文、专利申请和授权增量上已经居世界前列,但研究论文的质量、影响力和专利质量还有待提高。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的研究实力、资金投入以及杰出人才培养上,与美国、欧洲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国际人才流动、市场规模以及整体研发水平的提升,中国在云计算、模式识别、机器学习的研发追赶较快,在产业化应用上已有部分企业居于世界前列。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基础层、技术层以及应用层都有广泛布局。《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8》的统计显示,截至2018  年6  月,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数达到4925  家,其中美国2028  家居第一,中国1011  家居第二,约为美国的一半。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多的20  个城市中,美国占了9  个,中国有4  个城市入围。北京以395  家居全球第一,此外还有上海、深圳、杭州的人工智能企业数也进入全球20  强城市之列。从技术布局看,我国企业较多布局于语音和视觉相关的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和基础硬件上占比偏少;从行业布局看,中国企业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集中于终端产品,在AI  垂直领域(AI+)的比例偏低。
        正是认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巨大潜在红利,各国纷纷出台产业政策,对人工智能的研发和产业进行布局,使国家在未来的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目前,美国、欧盟、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都出台了相应的发展规划。中国也立足于自身国情和优势,出台了《“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6)、《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2018)等一系列文件。
        人工智能对就业以及社会公平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公共政策议题。从历史上看,在过去的实物经济中,历次技术变革基本遵循了“技术进步—生产力提升—需求的扩展和复杂化—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更多就业机会”这样一个逻辑线条。人工智能的发展将极大地推动知识经济的形成。理解人工智能对就业和社会公平的影响,需要研究知识经济的特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将发生很大变化,信息、数据和知识在经济中越来越占据主要地位,在这些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将比传统企业更快获得市场地位,这有可能导致社会分配结构的恶化。但另一方面,人工智能释放的生产力和专业化分工的细化,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以及公平再分配的可能性,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平稳地实现就业形态的转变以及再分配政策的设计。
        人工智能的兴起恰逢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快速调整,这意味着未来十年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迎来了一个黄金窗口期。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中服务业发展滞后但正处于快速扩张阶段,就业蓄水池容量较大,而且数量型的人口红利正开始衰退,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缓冲因为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就业冲击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人工智能的快速应用将有助于解决中国在一些行业(特别是中高端服务业)中存在的一些供给瓶颈,这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中国应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充分利用好人工智能对生产力的解放效应。
        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红利的同时,需要妥善应对人工智能应用带来的一些负面的社会后果。从对浙江、广东、江苏三省制造业的调查看,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已经深入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从生产、流通到销售都越来越趋于数据化、智能化。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化对劳动力的替代已经达到可观的规模和速度,一些企业在过去3  年间已经减少了30-40%的劳动力。企业采用自动化和智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劳动工资快速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的回应。企业根据经济性有步骤、有范围地选择智能化的技术方案,各地政府对于机器换人总体上持支持和鼓励的态度。
        从一些具体行业层面看,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有所不同。阿里研究院的背景研究表明,在电子商务零售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对于生产效率和员工的薪酬待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就业机会要多于被替代的就业。在金融业,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模型估计表明,2027  年中国金融业就业人口可达到993  万人,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约39  万职能岗位将被削减;而其余77%的工作岗位将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工作时间减少1约27%,相当于效率提升38%。在教育和医疗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大幅度地缓解高水平资源不足的局面,使更低成本、高质量的服务成为可能,这需要教师或医生的智能和角色转换。交通物流业是未来有较大可能面临就业替代的行业。从总体上看,一些研究表明,未来中国可能有70%的职业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麦肯锡公司估计,预计2016-2030  年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约在4000-4500  万。到2030  年,自动化将使中国五分之一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不复存在。如果自动化进程更快,到2030  年,近1  亿劳动者需要更换职业类型。
        要应对劳动力市场面临的潜在冲击,需要教育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做好充分准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发展,有力地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支持了快速的经济增长。但从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看,当前教育体系还面临诸多挑战: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落后,农村早期教育和养育还是空白;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和地区教育质量差距大,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入学机会得不到有效保障;中等职业教育的规模大,但发展基础薄弱,社会环境存在显著的歧视性,学生的心理发展以及家庭支持都非常薄弱;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但教育质量离市场需求还有较大差距,创新性不足,高等教育数量公平有很大改进,但农村学生在获得优质高等教育以及学业绩效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差距。在职业培训方面,目前还存在市场混乱、标准缺乏、培训质量普遍低下、机构生存能力差等挑战。
        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在应对短期的失业以及促进社会公平中发挥作用。自20世纪90  年代开始,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经历了重建,初步建立了多层次内容全面的保障体系。但是现在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水平还不高,仅能满足最低层面基本生活需求;不同地区和行业之间社会保障的差距较大,难以起到显著的分配公平效果;此外,社会保障体系的资金可持续性也面临挑战。在此情况下,征收机器人税被认为是一种选择,但征税的伦理和法理基础还有待讨论,需要克服诸多技术上的难题。普遍基本收入作为未来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的设想也得到关注,目前已经有多个国家进行了小范围的试点,但相关的经验和教训有待进一步评估和讨论。
        基于前述的分析和讨论,报告对中国未来利用好“人工智能红利”,同时应对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公平挑战有以下建议:
        第一,做好人工智能知识的普及。针对人工智能的拟人化和戏剧化的想象,会导致社会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隔膜。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不可阻挡,社会越早了解人工智能的特点和应用领域,了解其潜力、短板和发展趋势,建立起正确的认知,就越有可能早日接受和利用人工智能,并对可能会产生的变化提早作出应对。
        第二,积极推进“AI+”战略。基于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与图像等技术的人工智能具有多样化的应用场景。应鼓励人工智能的渗入式应用,使之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的各方面,提高生产率、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第三,多层次有重点地支持人工智能的研发和产业化。充分认识我国与欧美日发达国家在人工智能基础理论、技术、系统和硬件上的差距。加大对人工智能相关基础层和技术层软硬件的研发投入,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性。吸取过往产业政策中存在的弊病,减少一般产业应用层面的政府补贴和各类干预,让企业依循市场规律自主决定应用层面的研发方向。建设和完善有利于人工智能以及其他高科技领域的创新生态体系,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优化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营商环境,积极推动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的科技资源和优势。充分发挥好中国市场规模大、增长迅速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不断向产业链前端突破。
        第四,鼓励人工智能基础优先用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领域。中国经济结构总体上持续优化,但在一些领域存在突出的短板,包括教育、医疗、法律、金融等中高端服务业领域。这些领域存在突出的供给数量、质量和结构问题,限制了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步伐。要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潜力,解决相关领域供给能力不足的短板,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中的贫困和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和包容性。
        第五,研究和理解知识经济的规律。人工智能将加速推动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要充分研究知识经济下资源结构、成本结构、市场结构、经济结构、贸易结构、就业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化及其特征,并根据这些特征完善经济制度和政策。特别是,要认识知识经济下就业模式的变化,完善就业相关的定义和统计,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关的公共政策。在知识经济中,要特别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但也要探索新的面向知识经济的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知识的流动和使用。高度重视知识经济中垄断加速形成的趋势,对可能违反公共利益的强化垄断的并购活动加以严格审查和限制。加强对个人隐私和企业数据信息安全的保护。
        第六,要优先将教育资源投入到人的能力发展。要避免人工智能广泛应用可能会造成的大规模失业以及经济社会不平等的恶化,当前公共资源要将投资于人放在首位。政府应该加大对各级教育领域的投入,并将促进城乡和地区教育公平作为首要任务,其中,特别要尽早投资于贫困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和早期养育,鼓励教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创新农村教育和养育的服务供给模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在中等职业教育上,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体系,加强通用技能和人文情感教育,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干预的投入和专业化水平。高等教育需要优化办学模式,避免高等教育职业化的倾向,支持创新型和通用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与国际先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支持社会化力量办学,以增量改革推动社会办学。要特别重视利用人工智能推进城乡、地区以及社会群体之间教育公平,让人工智能变得人人可及。
        第七,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立高质量的职业培训体系。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政策或措施,完善现有劳动力的再教育及培训体系,为劳动力技能和业务的调整创造培训和学习机会,从而维护国家的竞争优势。将职业培训纳入终身学习体系,为已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口提供持续、有质量的职业培训。加强职业培训体系与普通教育体制之间的衔接。公共和私营部门应共同参与基于工作的学习和教育培训体系的设计,鼓励企业在内部加大对在岗学习和技能提升的投入,将之作为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政府与职业培训机构的合作,完善职业技能的评估认证体系,要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数字认证,提高培训质量标准。应鼓励相关部门让人工智能技术渗透到职业培训领域,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培训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并借助其监管职业培训的安全性和可控性。
        第八,强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保障功能和再分配功能。推动社会保险制度的均等化,加强城乡和区域之间的制度衔接,推动社会保险项目的全国性统筹,提高城乡、地区、行业之间的保障公平性。稳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将失业保险和就业支持政策覆盖城乡全体劳动人口。根据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做好精算基础上的社会保障预算,设计社保缴费和待遇水平,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可持续性。综合考虑公共财政预算平衡、生产率提高、社会公平,提前研究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下的税收伦理和法理基础,以及合理税率的确定。选择部分贫困农村、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及受产业结构调整冲击巨大的地区开展基本收入试验计划。
        第九,完善新产业形态下的就业统计和相关研究。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将打破现有就业岗位中的职业技能以及时间、空间的组合,一些传统定义的“正规”就业形态将越来越具有“非正规”的特点,表现为工作内容、生活方式、劳动投入时间、工作地点选择上的灵活性。社会需要更新对于就业的认知,公共部门的就业支持政策、税收政策、社会保障政策也需要适应这一变化。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